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专利文本

我们都知道:专利文本通常由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摘要及摘要附图(即通常讲的五书)构成(部分方法类发明只有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摘要)。由于摘要和摘要附图只起检索的作用,因此,专利文本的撰写重点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上。如何撰写出高质量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对于准确体现专利价值,最大限度保护发明人的创造成果至关重要!

高质量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专利代理师在与发明人进行技术交流沟通时,需要了解专利的技术方案、发明创造的技术背景以及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沟通内容中,重点在技术方案,需要理清哪些技术点是现有技术,哪些技术点是本专利的创新点和改进点。进而从技术方案中提炼出关键的技术特征,再进行上位概括和下位细化,从而得到不同的产品权利要求或者方法权利要求,组成层次不同的保护范围。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特征为准,在对专利权的侵权判定时,采用全面覆盖原则。因此,权利要求书技术特征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宽窄;同时也影响侵权行为的认定。通常来说,技术特征越多,保护范围越窄,竞争对手越容易进行规避,不容易被认定为侵权;技术特征越少,保护范围越宽,越容易对竞争对手在相同技术领域构成限制和阻碍。当然,审查员居于行政管理角色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的角度,对太过于宽泛的保护范围可能基于限制技术的发展而不予授权。因此在撰写权利要求时,最好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适当扩展,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依次限定,以备后期的答复修改,最终得到合适的授权范围。

更进一步,再对技术方案的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拓展,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撰写出一系列的专利,先行进行专利布局,这样就能为申请人建立起较宽的技术壁垒,抢占市场先机,建立起竞争优势。

高质量说明书的撰写

说明书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权利要求书进行说明和解释。通常认为权利要求书比说明书重要,部分专利代理师往往忽略对说明书的撰写,说明书的技术方案就是对权利要求书的简单拷贝,背景技术就是对现有技术的简单概述,然后引出现有技术的缺陷以及存在的问题,有益效果也是泛泛而谈写一些间接效果,说服力偏弱。

实质上说明书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支持权利要求书,要能起到说明和解释的作用,因此一份高质量说明书的撰写是对权利要求的完整诠释,是一项专利技术价值的完整体现。具体如下所述:

1、背景技术

在介绍该项专利背景技术时,需要把本专利发明前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清楚。正因为存在这些技术问题,本专利正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研发的;另一方面,可以介绍解决这些问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具体的技术难度有哪些,才导致现在还存在的困境,间接说明本专利的发明人付出了劳动,产生了实际价值。还可以说明解决这些问题在业内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对行业的影响有哪些,间接说明发明人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下了功夫,付出了脑力劳动。

2、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需要把技术方案介绍清楚,在达到完整清楚的基础上,最好能有产业链布局的考虑,形成多个保护客体,能将专利与市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让申请人的利益得到实现和提升。

3、有益效果

在有益效果部分,要将每条权利要求的直接效果对应的写出来,若能再与现有技术进行数据对比说明,更能让审查员简单明了的了解本专利的创造性价值。这样就比泛泛的说明间接效果更有说服力,也为后续审查意见的答复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总的说来,专利撰写是个非常专业的工作,代理人员需要取得专利代理师资质,还要求专利代理师既要懂所涉领域的技术,还要懂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法规。一份高价值专利文本的撰写,绝不是简单的套用专利文本格式,需要专利代理师与发明人反复进行沟通,准确概括出专利需要保护的技术特征。同时,也需要对所涉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的检索与分析,再进行合理的专利布局。一项高价值的专利,依靠的就是发明人的智力创造和专利代理师的高质量文本撰写,而一份高质量的专利文本,除了依靠专利代理师高精的专业素养外,也需要依靠撰写人员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得到一份高质量专利。

(本文作者:盈科实习律师 张成 来源:微信公众号 盈科贵阳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