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图标商标遭抢注怎么办

游戏图标作为品牌视觉核心资产,遭抢注将导致衍生品开发受阻、市场推广受限等重大风险。本文结合《王者荣耀》图标维权案、《原神》全球商标布局等实务经验,解析恶意抢注认定标准、路径及防御体系搭建方案。


​一、法律救济“四步法”​

​1. 恶意抢注认定(《商标法》第32条)​
​核心要件​​证据清单​​操作要点​
​图标在先使用​游戏软著证书 + 首次上线时间(App Store邮件截图)需证明抢注前已有一定知名度(无需驰名)
​抢注人恶意​抢注者商标囤积记录(如名下50+游戏相关商标)调取商标局官网查询报告(证明非正常经营需求)
​商业关联性​抢注人从事游戏行业(如竞品公司股东/关联企业)通过企查查/天眼查挖掘股权关联
​2. 救济路径选择​
​程序类型​​适用阶段​​成功率/周期​
​商标异议​抢注商标初审公告期内(3个月)65%-70%(6-8个月)
​无效宣告​抢注商标已核准注册75%-80%(12-18个月)
​撤三申请​抢注商标满3年未使用90%(若确未使用,6-9个月)
​民事诉讼​抢注人已实际使用侵权(如印制周边产品)判赔额可达恶意报价的3倍(参考报价邮件证据)

​二、关键证据收集指引​

​1. 在先使用证据链​
A[创作证据] --> B(图标设计源文件.ai/.psd)       A --> C(设计师劳务合同+著作权转让协议)       D[使用证据] --> E(游戏上线公告+宣传素材)       D --> F(主播录播视频+玩家社区讨论截图)       G[知名度证据] --> H(媒体报道+行业奖项)       G --> I(用户下载量/DAU数据报告)  
​2. 抢注恶意证据​
  • ​商标囤积记录​​: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查询系统导出抢注人名下商标清单;
  • ​高价转让证据​​:公证抢注人官网/邮件中的商标转让报价(如“50万元可转让”);
  • ​行业关联证明​​:抢注人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游戏开发”或投资竞品企业。

​三、跨国维权应对方案​

​1. 重点国家救济程序​
​法域​​法律工具​​特殊要求​
​美国​TTAB异议程序(基于Section 2(d)混淆可能性)需提交美国商业使用证明(如Amazon游戏销售记录)
​欧盟​EUTM无效宣告(基于恶意+在先权利)需在抢注商标公告后3个月内行动
​日本​基于《不正竞争防止法》第2条第1项第3号需证明图标在日本已具有知名度(如日服下载量≥10万)
​韩国​特许厅审判部无效请求(基于《商标法》第7条第1项第10号)需韩文公证材料+当地律师代理
​2. 全球防御布局建议​
  • ​核心类别覆盖​​:
    • 第9类(游戏软件)、第41类(在线游戏)、第28类(游戏设备);
    • 第16类(攻略书)、第25类(服饰)、第35类(游戏直播)。
  • ​防御性注册​​:
    对图标元素拆解注册(如单独注册武器/角色元素)。

​四、企业合规防御体系​

​1. 开发阶段预防​
  • ​商标筛查​​:
    使用TrademarkNow/权大师进行全球相似商标筛查(预留至少3个备选方案);
  • ​版权登记​​:
    完成图标著作权登记(缩短至15个工作日,加急通道);
  • ​合同约束​​:
    在外包协议中明确“图标知识产权归委托方所有”。
​2. 运营阶段监控​
  • ​动态监测​​:
    接入白兔商标监控系统(实时推送近似商标申请);
  • ​证据固化​​:
    每季度对图标使用场景区块链存证(推荐蚂蚁链/公证云)。
​3. 应急响应机制​
  • ​黄金72小时​​:
    发现抢注后3日内完成证据收集并启动异议程序;
  • ​联合打击​​:
    联合行业协会对职业抢注人发起“黑名单”公示(如中国音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