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反舞弊工作六个环节之发现舞弊线索

01导 语

前段时间,多家企业密集爆出员工舞弊问题。2019.7.16

美团原市场营销部总监赖某、高级经理梅某某、离职员工路某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北京朝阳警方刑事拘留。

经道德委员会查实,知识产权部资深总监黄晶接受多家代理商贿赂,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019.7.18

小米公司内部发布处罚通报:

两名中国区市场部员工被公司辞退,没收全部期权,退还不当获利,其中一人因触犯刑法,已被公安机关拘捕。2019.7.31

已查处12起内部腐败事件,其中既包括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也包括虚假报销、虚报奖金等违纪行为,涉事14人目前均已被辞退,部分员工被警方正式刑事立案侦查并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2019.8.2

共查处30余起违规事件,其中29人因严重违规被解聘,10人因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被移送司法。2019.8.30

万达集团发布《关于对王焱斌等人移交司法的审计通报》2019.9.2

万达集团召开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大会

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坚决打击腐败行为,严惩违法人员……

企业的反舞弊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根据笔者在集团公司从事反舞弊工作近六年、办理过多起企业职员舞弊案件的经验来看,反舞弊工作一般可有六个环节的内容,包括发现舞弊线索、分析与调查准备、反舞弊调查取证、形成报告与建议、案件执行与跟进、结案总结和宣传教育。

下面谈谈发现舞弊线索的四种途径,以供参考和交流。

发 现 舞 弊 线 索
舞弊线索的发现,通常有以下几种:
1.接到举报发现线索
如内部员工举报有违规行为的同事、上级;外部供应商举报员工拿回扣、索贿等。
此处线索通常较粗糙,有时可能是举报人自身利益受损、或者与上级有矛盾。 比如某公司员工举报信中写道:
“刘某某年终奖分配不公平,不做事的会拍马屁的反而分配多,干活的不巴结领导的就不分配,分配得少,每年没完成任务的人奖金反而更多。费用长期不发。刘某某在的时候,奖金我们一分钱没拿到,全部被他和他几个马仔分了。”也有员工为公司献言献策而举报的。
比如某公司员工举报称:
“我们作为对公司有感情的人,忠心为公司做事,一直感谢公司让我养家糊口……现在下面流传着“六七十万就可以当经理”,领导们该动动脑子了,公司的帮派性越来越明显了,该整整了,杀杀这种风气了。反映两次,邮箱和快递都发过,难道总部领导和集团领导没看见吗?那么久时间总部也不调查?员工说话就没信誉度吗?……由于举报人对举报证据的收集和判断能力较弱,通常较难引起反舞弊工作部门的重视和直接介入,除非有高层领导关注,指示要求展开调查。

2.日常检查发现问题

这通常由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财务人员、合规及法务人员发现舞弊行为。

在笔者看来,内审是发现问题最常见、最主要的方法,没有之一。

审计人员具有非常强的侦查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涉嫌犯罪还是违规违纪,都有较专业的判断。

但公司对审计或反舞弊调查人员的考核、晋升制度不同,会影响审计、调查人员对相同性质的舞弊案件作出的不同处理行动。

比如,若审计、反舞弊调查人员,能从违规调查退款中获得提成,那么该人员为获得更多奖金利益,对舞弊案件的调查,就可能采取“短、平、快”的处理方式。

如果调查人员通过办理一起老板或高层领导关注和重视的大案、要案,能得到晋升和加薪,此时,调查人员可能会优先考虑,将涉嫌犯罪舞弊人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树立典型,作为重要案例宣传。
3.当事人主动交代问题

无缘无故主动交代问题的情况比较少。

多发于已经被人举报,或者被审计、法务初步调查且得出有舞弊嫌疑结论的情况,当事人出于心虚害怕而主动交代问题,请求公司从宽处理。4.行业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移送的线索

此类型也较少见。

若行政司法机关先发现再移送公司的线索,公司就要警惕了,因为这说明公司有可能也被牵连其中,比如员工个人行贿进行不正当竞争、私刻公章进行诈骗被报案等。

(本文作者:盈科赖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