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发行中专利的法律风险防控分析
原创∣公司上市发行中专利的法律风险防控分析
主板及中小板发行条件之一:“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摘自《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所以一般企业在上市之前,都需要知识产权律师对这方面的风险做法律风险防控,其中法律风险的防控方式之一就是为企业量身订作“专利分析报告”。然而,专利分析报告中,具体采取怎样的专利分析,才能为公司之后的上市之路“扫除隐患”。下面将予以介绍:
┗专利信息的采集分析
专利信息的采集(专利检索)是专利分析的前奏曲。首先,利用专利库数据平台,对专利技术方案以及技术要点提供全面、专业性的检索;其次,根据检索的结果,再对专利进行技术要点分析,保证专利技术发明点的准确理解。发现理解存在疑惑时,应该对专利技术的的发明点再次进行检索,以便提炼出专利检索的最佳方案。
┗专利的法律属性、技术性、经济性分析
专利信息采集之后,需要对专利的法律属性、技术性以及经济性进行分析。
1、法律属性分析:主要是专利的法律状态分析。比如:专利是否处于有效状态,是否有转让的历史交易,是否有许可的法律属性等。
2、专利的技术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专利的技术领域,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域,为下一步的核心专利与从属专利分析做铺垫。
3、专利的经济性分析:根据自身专利的技术领域、专利的申请地域,同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域以及专利申请地域,从而判断专利进军市场,继而明确自身专利的市场价值。
┗核心专利与从属专利分析
准确理解核心专利与从属专利,以便维护公司核心专利。分析专利中核心专利与从属专利,准确把握核心专利的实质,对核心专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对从属专利的合理布局,维护核心专利的技术方案;即使在从属专利在无效、更迭的状况下,核心专利任然能“坚而不催”地走到同行业技术的前沿。
┗专利风险评判以及预警分析
专利风险判断以及预警分析是专利市场化运行的必备武器。介于专利授权时审查员的主观性较强,再加上专利申请阶段,可能出现引证专利检索不充足的情形,导致专利的稳定性后续丧失。所以专利风险判断以及预警分析非常的重要。具体操作方法是:针对自身专利进行再一次检索,明确可能的侵权专利对象;通过分析最具危险性专利,找出技术漏洞,再度检索,指出其技术存在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缺陷,从而作出专利预警方案。
┗专利市场运行分析
在上述专利分析后,公司便可在市场上大展身手。根据自身专利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运行的专利运行方案。如果公司在市场需求量大,而自身专利无法支撑产品的市场供求时,可以考虑引进专利(主要是通过投资入股、专利受让、专利许方式引入专利),但在引入专利前,必先分析各种引入方式对公司的优势与缺陷,从而选择最佳的专利引入方式。
┗公司专利与引入专利的链接作用分析
引入专利的链接作用分析有利于提升公司自身的专利改造。在引入专利时,应该充分分析引入专利的稳定性、技术要点,引入专利技术要点与公司专利技术要点的关联性,以便在专利引入之后,能充分发挥其专利的价值,力争做到在引入专利与自身专利结合的情况下,开发新的专利,为企业的专利产品保驾护航。
┗引入专利签署合同中专利无效的法律风险防控分析
当前面的专利实施方案得不到技术上的保障,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导致专利无效的情形下,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这是专利运行的最后一道程序,公司可以从签署引入专利合同的违约责任的角度,尽可能的规避专利被无效后的法律风险。
(本文作者:盈科葛素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