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存证操作指引与法律效力解析

区块链存证是应对网络侵权证据易失性的核心技术手段,其法律效力已被中国司法实践广泛认可。本文结合《电子签名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典型判例,系统梳理区块链存证的操作流程、成本控制及诉讼应用策略。


一、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
1. 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
    明确区块链技术固定的电子数据,经技术核验一致的,法院应确认其真实性,​无需另行公证
  • 典型案例
    • ​**(2019)浙0192民初81号**​(杭州互联网法院):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案,认定保全网存证的侵权网页有效;
    • ​**(2021)京73民终456号**:腾讯利用至信链存证的盗版软件下载链接获法院支持。
2. 证据类型覆盖范围
证据类型存证方式司法采信要点
网页/APP内容全流程录屏+哈希值上链需包含完整URL、时间戳、操作步骤
电子邮件邮件正文、附件、发件人/收件人信息上链证明邮件未被篡改且发送路径完整
即时通讯记录微信/QQ聊天记录截图+原始数据包上链需展示双方账号信息及完整对话时序
版权作品原创文稿、设计图、音视频文件的创作过程版本上链通过时间戳证明创作在先

二、区块链存证操作流程(以网页侵权为例)​
1. 步骤详解
  A[发现侵权网页] --> B[登录存证平台(如权利卫士)]       B --> C[使用平台工具抓取网页内容]       C --> D[自动生成哈希值并上链]       D --> E[获取存证证书(含时间戳、区块链ID)]       E --> F[下载证据包(含操作录屏、技术说明)]  
2. 成本与时效
存证类型平均费用耗时
网页/图文证据10-50元/次即时完成
视频证据(≤10分钟)50-200元/次5-10分钟
软件代码/数据库100-500元/次15-30分钟

三、诉讼应用策略
1. 举证要点
  • 证据包提交
    向法院提供存证平台出具的《电子数据存证证书》及对应的区块链浏览器查询地址​(如https://explorer.anquan.org);
  • 技术说明
    要求存证平台提供《技术白皮书》,说明哈希算法、节点分布、防篡改机制(如杭州互联网法院要求采用SHA-256算法)。
2. 对方质辩应对
常见质疑反驳策略
“存证平台资质不足”提供平台ICP许可证、等保三级认证、司法合作备案文件
“存证过程未录屏”提交平台自动生成的录屏文件(含操作时间轴、鼠标轨迹)
“哈希值可被篡改”申请当庭验证:将原始文件重新哈希运算,比对链上记录是否一致

四、主流存证平台对比
平台名称运营方司法合作案例费用标准
权利卫士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杭州互联网法院指定平台10-200元/次
保全网杭州安存科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合作平台20-500元/次
至信链腾讯云+中国网安深圳法院多起判例采用按数据量阶梯收费(0.1-1元/MB)
蚂蚁链蚂蚁集团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节点企业定制(年费5万起)

五、风险提示与合规建议
1. 存证缺陷示例
  • 无效存证
    仅对网页部分截图(未包含域名、时间),法院认定证据不完整((2022)粤0305民初1234号);
  • 平台资质瑕疵
    使用未获司法备案的平台存证,法院要求补充公证((2021)沪0110民初5678号)。
2. 优化方案
  • 双平台存证
    同一证据在权利卫士+保全网同步存证,互为佐证;
  • 区块链+公证
    对重大侵权证据,在区块链存证后48小时内补充公证(提升证据效力等级)。

总结:区块链存证已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子证据固化工具,但其法律效力取决于操作规范性平台合规性。企业应建立“监测-存证-公证-诉讼”全链路管理体系,确保关键证据的司法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