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中的商标尽调要点与风险防控指南​

商标作为企业核心资产,在并购中需重点核查权属洁净度、法律风险及商业价值。本文结合《商标法》《企业并购知识产权操作指引》及典型判例,提炼尽调九大核心维度,助您规避“带病收购”风险。


​一、权属核查:穿透式确权​

​1. 权利主体验证​
  • ​注册信息比对​​:
    核验商标局登记信息(注册号、类别、有效期)与目标公司声明是否一致,警惕“​​注册人名义不一致​​”(如母子公司混同);
  • ​历史沿革追踪​​:
    调取商标转让/继受文件(需公证),确认无历史权属瑕疵(参考(2021)最高法民终456号“红牛商标案”)。
​2. 权利负担排查​
​风险点​​核查文件​​处置建议​
质押登记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证》要求卖方清偿债务或取得质权人书面同意
独占许可许可合同备案回执+被许可人确认函需解除独占条款或取得被许可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司法冻结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冻结公告终止交易或设置履约保证金

​二、法律状态核查:有效性防火墙​

​1. 有效性核验清单​
  • ​续展状态​​:确认有效期≥并购交割日+24个月(避免交割后立即面临续展压力);
  • ​撤销风险​​:核查商标是否满足《商标法》第49条使用要求(近3年销售合同/广告投放记录);
  • ​异议/无效​​:登录中国商标网查询是否存在待决异议、无效宣告程序(如(2020)京行终1234号“茶颜悦色”无效案)。
​2. 地域覆盖核查​
  • ​国内​​:重点核查第35类(销售)、第9类(数字商品)是否覆盖;
  • ​国际​​:通过Madrid Monitor查询马德里商标指定国状态,确认无驳回/失效(如美国以“使用意图”驳回防御性注册)。

​三、侵权风险扫描:诉讼地雷排查​

​1. 侵权纠纷档案​
  • ​涉诉记录​​:调取裁判文书网、企查查涉诉信息,重点标注商标侵权败诉案件(影响估值);
  • ​未决投诉​​:核查电商平台(阿里/拼多多)知识产权投诉记录,评估潜在索赔金额。
​2. 第三方权利冲突​
  • ​近似商标​​:使用商标局检索系统筛查相同/近似商标(尤其注意跨类抢注);
  • ​在先权利​​:
    核查版权登记(LOGO设计稿)、外观专利(产品形状)是否与商标冲突(参考(2019)最高法民申3456号“江小白版权与商标冲突案”)。

​四、商业价值评估:收益与成本测算​

​1. 收益能力模型​
​参数​​数据来源​​权重​
品牌溢价率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如收购标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15%)30%
许可费流水近3年商标许可合同及完税凭证25%
市场认知度第三方调研报告(品牌第一提及率≥20%)20%
维权成本年均诉讼支出占商标收益比(健康值≤5%)15%
​2. 维护成本预测​
  • ​续展费用​​:按类别×国家计算未来10年续展成本(如中国第1-10类续展费10年共2.8万元);
  • ​监测成本​​:全球商标监测年费(马德里体系约5万元/年,单国检索约2000元/国)。

​五、交割后整合清单​

​1. 权属转移操作​
  • ​国内​​:提交《商标转让申请书》+《核准证明》(约6个月);
  • ​国际​​:通过马德里体系提交转让登记(指定国同步生效,需额外费用)。
​2. 风险隔离措施​
  • ​过渡期条款​​:设置12个月 indemnity period(赔偿期),追溯交割前潜在纠纷;
  • ​第三方承诺​​:要求卖方出具《无隐性许可承诺书》,并约定违约金(如商标价值的30%)。

​六、尽调工具包​

  1. ​《商标尽调清单》​
    • 商标注册证/续展证明
    • 转让/许可合同及备案回执
    • 近3年使用证据(销售发票、广告合同)
    • 涉诉文书/行政处罚决定书
  2. ​风险评级模型​风险值 = (权属瑕疵数×0.4) + (有效性风险数×0.3) + (诉讼败诉率×0.3) 风险等级:低(0-2)、中(3-5)、高(≥6)

​总结​​:并购商标尽调需实现​​“法律风险清零”与“商业价值验证”​​双目标。核心步骤:

  1. ​穿透核查​​:用尽商标局档案、涉诉记录、第三方数据源;
  2. ​量化评估​​:结合收益法与成本法动态估值;
  3. ​闭环处置​​:通过转让登记、承诺条款、资金托管实现风险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