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共有协议关键条款与实务指南​


商标权共有协议是共有方权利义务的核心法律文件,需明确权属划分、使用规则、决策机制、退出路径等核心内容,避免未来权属争议或商业僵局。以下结合中国《商标法》《民法典》及司法实践,解析协议必备条款与风险防控要点:


一、基础条款:权属与范围

  1. 共有份额
    • 明确比例:按出资、贡献或约定确定共有份额(如“甲方60%、乙方40%”); • 登记要求:约定是否向商标局备案共有份额(备案后对外公示,可对抗第三人)。
  2. 商标范围
    • 注册信息:列明商标名称、类别、注册号及指定商品/服务; • 扩展约定:新增类别或防御商标的归属(如“新注册商标自动按原比例共有”)。

二、核心条款:使用与决策

  1. 使用权限
    • 使用方式:限定各方的使用范围(如地域、渠道、产品线); • 质量管控:约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及违规处罚(如抽检不合格方暂停使用权); • 禁止条款:禁止单方许可、质押或转让(除非经全体共有人同意)。
  2. 决策机制
    • 日常事项:按份额或人数表决(如“过半数通过”); • 重大事项(需全体一致同意): ◦ 商标转让、质押、放弃; ◦ 跨类注册、异议/无效宣告; ◦ 许可第三方使用(非独占许可除外)。

三、财务条款:费用与收益

  1. 费用分担
    • 维护成本:注册费、续展费、维权费按份额分摊(明确逾期缴费的责任); • 新增投入:广告宣传、异议诉讼等费用需事先书面同意。
  2. 收益分配
    • 许可收入:按份额分配或约定优先回收成本(如“前两年收益用于弥补乙方前期投入”); • 转让分成:约定出售商标时的价款分配比例及税费承担方。

四、退出与终止条款

  1. 退出机制
    • 自愿退出:允许一方出售份额,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需约定作价方式); • 强制退出:一方严重违约(如擅自许可)时,其他方可按评估价收购其份额。
  2. 终止情形
    • 商标失效:因未续展或撤销导致商标无效后的清算规则; • 商业解散:共有人企业注销时,其份额由其余方按比例承接。

五、风险防控条款

  1. 维权责任
    • 侵权处理:约定各方必须共同参与维权,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 赔偿分配:侵权赔偿金扣除成本后按份额分配。
  2. 争议解决
    ◦ 管辖法院:优先选择知识产权法院(如北京、上海、广州); ◦ 仲裁条款:约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管辖。

六、附件与配套文件

  1. 必备附件
    ◦ 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 共有份额出资证明(如发票、协议); ◦ 质量标准和检测流程文件。
  2. 关联协议
    ◦ 《商标使用管理细则》(细化使用规范); ◦ 《保密协议》(防止商标策略外泄)。

七、实务风险提示
• 备案必要性:未向商标局备案共有状态,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商标法实施条例》第31条);

• 僵局预防:约定僵局时由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定价或强制收购;

• 国际注册衔接:马德里商标需通过MM6表格向WIPO备案共有权。


总结:商标权共有协议需实现“权属清晰、决策高效、退出有据”,重点防范份额争议与使用权滥用。建议委托知识产权律师起草,并通过公证增强效力。核心口诀:“份额登记防争议,一票否决保底线,强制退出破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