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判定及应对
第一部分 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类型及判定
以热门平台淘宝、抖音为例,讲解了目前这两个平台上常见的侵权类型:
● 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类型1:(针对商标、专利、著作权):
销售假冒或者仿冒产品
以仿冒为例:
例1-1:
(七粮液与九粮液)
例1-2:
(正 面)
(背 面)
例1-3:
假冒或者仿冒行为的判定方法:一般先通过产品图或页面描述判断商家售假,然后进行测试购买,将正品与被投诉商品进行比对,出具真假对比分析报告。● 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类型2-1: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商标):滥用关键词
例:商品品牌属性描述品牌A,标题出现A+B品牌的描述内容,即可能存在滥用B商标的情况,B商标持有人可发起投诉。
● 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类型2-2: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著作权):盗用图片
例:在商家商品发布信息中,卖家未经授权使用权利人享有著作权的图片。
如权利人在官网或旗舰店公开发表展示的图片,商家未经授权就在商品发布信息中使用了官网或旗舰店的图片,可能存在侵权行为,著作权所有人可以发起此类型的投诉。

● 国内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类型2-3: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著作权):盗用他人美术作品
例:权利人享有美术作品版权的权利,若商家未经允许将其使用在商品上,且该商品不是该权利人所生产或授权生产的商品,此可能构成侵权。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的判定方法:一般可通过侵权店铺产品页面展示内容判断是否存在不当使用权利情况。
问题及解答
1
A公司采购正品后放到平台上销售,权利人以A公司未经授权销售其产品,是否构成侵权?平台如何处理这类投诉?
2
A公司采购正品后放到平台上销售,权利人以A公司销售产品的价格低于定价,是否构成侵权?平台如何处理这类投诉?
A公司采购正品后放到平台上销售以及销售价格低于权利人的市场指导价,不构成侵权,理由是权利人对外销售产品后,该产品上权利即用尽,权利人无权再干涉A公司的转售行为。至于A公司销售价格偏低,关键看权利人与A公司是否存在经销、代理等合作关系,权利人可从违约责任角度进行规制。
针对上述问题,平台已明确表示权利人以商家未经授权就销售我的产品的行为以及商家商品销售低于品牌方的定价的行为并非知识产权侵犯的问题。
第二部分 国内电商平台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国内电商平台投诉途径:

商家被平台认定为存在侵权的后果(以淘宝为例)
《淘宝网关于出售假冒商品实施细则》

认定情节一般的标准:
(一)通过信息层面判断卖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
(二)卖家实际出售的;
(三)为出售假冒、盗版商品提供便利条件的。
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
(一)通过信息层面判断卖家大量或全店出售假冒、盗版商品;
(二)出售的假冒、盗版商品给消费者造成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害;如:某卖家销售假冒某品牌浴霸,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该浴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消费者受伤或烧毁浴室,但该情形不包括浴霸本身的价值损毁。
(三)卖家所出售的商品依照《淘宝网商品品质抽检规范》规定,经品牌及版权抽检鉴定为假冒、盗版商品的;
(四)其他方式恶意规避平台监管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
认定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
(一)经司法、行政机关认定卖家销售假冒、盗版商品,手段恶劣或数额巨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被追究或可能追究刑事责任的。
如:根据司法判决已构成刑事犯罪的。
(二)卖家通过不正当方式或特定市场的卖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且影响恶劣的。
如:1.卖家反复使用他人账户多次出售假冒、盗版商品且造成恶劣影响;
2.卖家以其他方式恶意规避平台监管,并且全店或者大量出售假冒、盗版商品。
(三)卖家存在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次数累计达三振的(特殊情形不计次,卖家在3天内出现的违反情节一般的违规行为视为1次)。淘宝网针对出售假冒、盗版商品实行“三振出局”制,即卖家每次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行为记为一次,若同一卖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的次数累计达三次的,则将被永久查封账户。如:淘宝网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用户小张于3月4日对卖家甲进行投诉且投诉出售假冒商品成立,视为出售假冒商品一次;3月8日淘宝网平台通过信息层面判断卖家出售假冒、盗版商品,则该卖家甲出售假冒商品两次;4月11日卖家甲第三次收到淘宝网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用户小李的投诉,投诉成立,此时卖家甲出售假冒、盗版商品累计达到三次,因此此次该卖家将被扣48分处理。常见的侵权后果是移除侵权链接,如出现上述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扣分、查封账户的后果。
第三部分
国内电商企业应对侵权策略
*建议商家分三步走:

申诉是企业应对投诉后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以下提供申诉指引供参考:
因出售假货被判罚的应对方法:
情形1:

情形2:

情形3:

情形4: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被判罚的应对方法:
情形1:
情形2:
情形3:
总结:被投诉侵权了,要积极应对!平台投诉只是权利人维权的其中一种手段,下一步可能是诉讼!
被投诉了,如经评估确实存在侵权,建议尽快下架侵权产品,如对侵权认定有异议,则应尽快进行申诉。对权利人来说,如通过平台投诉能有效制止侵权,也不一定会提起侵权诉讼。但如果商家被移除侵权链接后仍继续侵权,那么权利人提起诉讼的概率会大大提高。诉前,权利人可以通过平台轻易获取商家的身份信息,诉中,权利人通过向法院申请《律师调查令》获取平台的销量、销售时间等数据,并极有可能会在诉讼中主张商家存在恶意侵权而要求惩罚性赔偿。
(本文作者:盈科卢丹丹律师 来源:微信公众号 牟晋军律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