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一个舶来品,从西方传过来的,英文叫“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商品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台湾,人们把知识产权称为“智慧财产”,很好的诠释了知识产权的定义,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同时和我们的房子车子一样,是财产。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定义,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商标、版权、专利、域名、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等,今天主要和大家讲讲这些权利,都和电商休戚相关。
商标= Trademark =
商标是识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志,所以我们有商品商标(TM)和服务商标(SM)的区分,商标如果获得注册,则我们会打上®的标示,如果没有注册或者在注册中,则我们一般会打上TM的标示。商标是品牌运营的基础,对于电商来讲,商标是基础,也是第一位重要。重要的问题要说三遍,但今天时间有限,关于电商的商标我们提几个观点和大家商榷:
一、商标的获取,按部就班还是抄近路。
很多电商朋友咨询商标的问题,一般都是,商标注册要多少时间,当我回答1年甚至更多时间的时候,大家都会摇头。为什么? 因为时间对于电商有特别的意义,大家回头想想,从淘宝C店到天猫到垂直电商到跨境电商到微商,经过了几年;从电脑端到手机端,经过了几年。我给大家举3个例子,第一个是米粉吧,返利网的巨头,2012年花了8万元买来了别人抢注的35类的米粉吧商标,第二个是宝宝网,现在的母婴垂直电商巨头,2012年也是花了巨资买来了商标,第三个是银薇,微商巨头,女性内衣行业的领导者,我们在2015年帮助花了2万元购买了商标,而现在月销售额突破50万件。
二、电商需要在哪些类别注册商标。
早几年,经常有企业做商标的全类注册,从电商的角度,哪些类别是最有可能涉及的呢,首先是产品类商标:服装是25类,箱包是18类;其次是服务类商标,淘宝店的名称涉及的是第35类,对应的服务项目是“为他人推销”及“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建立官网的需要注册42类,微商类采用全新社交媒体的需要考虑第38类,用APP做垂直品类的需要考虑9类软件,现在火热的互联网金融需要考虑的是36类,物流运输的需要考虑申请39类。去年我经办的一个案件,被评为宁波市十大知识产权案件,涉及到的就是35类的“开心人”大药房,我们熟悉的“银泰百货”,对应的商标类别也是35类。
三、电商企业商标风险,是高发的。
杭州今年又一个重要的知识产权案件,必然是今年的十大案件之一,就是“嘀嘀”商标侵权案,嘀嘀已经改名叫“滴滴”,站在企业的角度,嘀嘀公司当时对于商标的风险的评估是不足的,但是在资本的背书下,野蛮生长,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等到资本的风暴过去,就要秋后算账了。
很多电商企业会遇到一个问题,老板想注册的商标和现实中的已经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又或者电商很多新奇怪的商标无法注册,这个时候最需要一个专业的律师来解决问题,给予合理的方案实现目标,假如你的律师或者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不专业,给的建议是错误的,很有可能代价非常大。举一个案子,萧山有一家很有名的生产减速机的企业,品牌叫“ASIADRIVE”,翻译成中文叫“亚洲传动”,当时咨询了商标事务所,得出的结论是“通用名称,无法注册”,基于这个理由,企业放弃了商标申请,选择了继续使用。若干年后,一家苏州的企业注册了“ASIADRIVE”商标,再过了若干年,苏州企业起诉萧山企业,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我全程办理了这个案子,并代表萧山企业获得了胜诉,但其中的反思也是杠杠的。
所以,很多的品牌,如果确实好喜欢,就一定要去申请注册和保护,注册有难度,没关系,找专业人士想办法。千万不能抱着侥幸,等品牌知名了再去申请,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很快就会被抢注。
说到抢注,那是不尽的话题,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我给大家分享个案例:
一个是关于电蚊拍的故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传奇,只有在浙江、只有在义乌、只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才有的传奇。故事的主角是一对夫妻,义乌人,原来是农民,现在也是。男的叫老虞,女的叫陈姐。老虞负责电蚊拍的生产,陈姐在义乌小商品市场负责电蚊拍的外贸销售,陈姐不懂外语,但是不妨碍和老外谈生意;老虞最初做电蚊拍,想总要有个牌子,想来想去,电蚊拍是打蚊子的,就取了中文名叫“一拍得”,可来的都是老外客户,他们也不懂外语,怎么办,简单,取第一个字母,就叫YPD,很多的一不小心,花了7年时间,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电蚊拍生产企业,而当他们成为隐形冠军的时候,店里还只有陈姐和一个伙计,他们也从来没有出过国。第一次夫妇俩出国,是我陪去的印度,为什么,因为印度作为最大的市场,发生了商标抢注。竞争对手不但抢注了商标,而且在印度海关进行了备案。
版权= Copyright =
版权又叫著作权,英文是COPYRIGHT,咱们说说版权的几个有趣的点:
一、版权是一个INTERNATIONAL的权利。
什么意思呢?其他的知识产权,往往有地域性的特点。比如美国注册的商标,只在美国有效,产品卖到中国,还要到中国注册商标。即使在中国境内,港澳台地区也有自己独立的商标法律制度。专利也是有这样的特点,在哪个国家需要保护,就要在那个国家注册。而版权就不一样,版权自作品完成之日起就可以在《伯尔尼公约》成员国得到全球保护,有句俗语,叫做“艺术无国界”或者“音乐无国界”,讲得不仅仅是大家都听得懂音乐,还意味着音乐作为著作权,可以跨越地域性获得全球的保护。
目前,跨国公司在版权领域的维权也是轰轰烈烈,从早些年的反盗版,关视频网站,BT,到目前ADOBE、PS、MICROSOFT的维权都是一浪高过一浪。
插上一句闲话,为什么目前国外公司如此注重在知识产权领域内针对中国的维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中国企业比较,国外企业没有竞争力,质量拼不过中国,价格拼不过中国,知识产权是国外公司最后的防线。
二、版权不以注册为前提,但强烈建议做登记及备案。
虽然版权与专利权、商标权等同属于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时间性等共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就是版权不以注册为前提,其基于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自动获得著作权相关法律的保护,而且,版权的保护期限相比专利权等其他知识产权来说更长,对于自然人来说,保护期限是作者的有生之年加上死亡后50年,对于法人来说,是作品首次发表后的50年。这么长的保护期限,这么容易受保护,按理说被侵权的可能性不大,维权也相对容易,但事实却不是这样。
自从我国《著作权法》实施以来,关于作品的版权纠纷层出不穷,争议双方各执一词,却很难拿出有利的证据;基于这种情况,强烈建议企业向版权局进行版权登记及备案,尤其是一些美术作品,登记及备案往往是版权归属的证明,亦是日后遭遇侵权时能够取得法定损害赔偿的有效证据。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个西班牙的客户,生产“女王刷子”,这个刷子在国外进行了版权登记,由宁波一家企业进行生产销售,由于销量好,很快类似的产品就遍布大街小巷了,而因为有了版权登记,即使是国外的登记,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依然是可以在国内受到保护的,也就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权益,所以说很多时候版权登记是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专利= Patent =
接下来说说专利,专利是国家认可并以公开为前提进行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
一、专利的新颖性是第一位,务必第一时间申请专利 。
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其中发明和实用新型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外观设计要求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现在的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每个行业都有大批量的竞争者在同时进行创新和研发,或许很多想法都是撞车的,这个时候时间就是金钱,谁最先创造新的成果,最先申请了专利,就可能把竞争对手类似的创新想法“扼杀”在摇篮中,从而抢占商机。
对于发展速度可以用光速形容的电商企业,无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创新想法,在起始阶段就要考虑通过商业秘密保护还是专利保护,鉴于电商企业的相似点过多,通过商业秘密保护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反向工程”,无法使发明创造利润最大化,所以还是建议多数的技术创新采取专利保护。如果认定了通过专利进行保护,就务必在第一时间申请专利保护,从时间上抢占先机,从而赢得商机。当然,专利申请是个技术活儿,无论是撰写还是材料准备,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找些专业人士辅助申请,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授权。
二、我们需要掌握专利的常识,有效期、年费等,专利是打击竞争对手的有效武器。
上面我们说过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那么这三种专利有什么异同呢?先说三种专利的不同点,首先是刚才讲的授权条件不同,其次是有效期不同,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是10年,这些期限都是自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的;再说相同点,那就是“钱”,这几种专利都需要缴年费,而且是每年一次,在前一年度期满前1个月内预缴,如果不按规定缴纳年费,专利权就可能因此而终止,我们自己苦苦研究出来的发明创造也就拱手让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竞争对手。
举个例子来说,前段时间接触滨江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曾在几年前获得专利授权,现在市场上出现侵权产品,想维权。我们作为律师,认为有专利权去打假很简单,但再细看这项专利权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这家企业已经几年没缴纳年费了,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不但现在无法通过专利权去打假,而且这项专利已经进入了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家企业因此的损失大家可想而知了。
再举一例,我们有一个客户,是一个有十几年经验的摩托车手,同时也是一名设计师,他的企业主要进行摩托车设计,包括挡风板、尾翼以及整车设计,他将这些设计全部申请了专利,并获得授权。前段时间发现永康的很多企业在生产这种产品,只在淘宝网站上就发现100多家侵权店铺,每家有10个左右侵权的链接,理论上讲,我们会有1000个案件可以到杭州中院进行诉讼,这样的维权方式,足以打击竞争对手,而且,也足以使那些不小心使自己的专利意外终止的企业羡慕嫉妒恨了。三、专利维权及应诉。
那么手里握着专利就可以了吗?真发现侵权行为存在的时候,又该如何去维权呢?第一个问题提出来,可能大家都会想手里只有专利权还不够,那维权和应诉还需要什么呢?对,需要证据。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在进行专利维权之前一定要固定证据,而且要注意侵权者是否有规避技术的行为存在,对于多个专利侵权的情形,维权时间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应诉来说,把握应诉时间、从哪些方面提专利无效以及提无效的时间等,对于最后结果来说,也都是至关重要的。时间所限,只能点到即止,总的来说,专利的含金量很高,最好能够有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助企业一臂之力。
域名
域名是伴随的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与我们的电商企业休戚相关,域名不仅便于记忆,更是具有全世界的唯一性,因此也成为了各商家争抢的对象。我们常见的域名有通用顶级域名,比如.com,.net等,还有国家码顶级域名,如.cn等,而真正有显著特征的是二级域名,比如taobao.com中的taobao,为方便记忆,很多商家将二级域名确定为自己的商标或者商号,于是很多竞争者开始发动“网上劫持”,开始抢注与我们商标、商号或二级域名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混淆视听。
我正在代理的一个案子涉及域名的归属问题,我们客户注册的是“Lafen8.com”域名,竞争对手注册了“Lafenb.com”域名,建立了与我们客户经营的网站几乎一模一样的网站,从事相同的服务。我们可以选择维权的方式有多种,可以仲裁也可以诉讼,同时,这也不仅是域名问题,也连带着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很多时候都是有牵连关系的。
不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是经营活动中违反诚信公平等原则的竞争行为 ,不正当竞争是知识产权的一个兜底条款,如果有明确的商标、版权、专利可以保护,则根据相应的法律保护,如果不能纳入以上法律,又明显违反诚信公平等原则的,可以考虑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
前面所讲的知识产权源于对人们创造性智慧成果的保护,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则规制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那么哪些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呢?比如对他人的知识产权的混淆和假冒、虚假宣传的行为、贬损竞争对手的行为或者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等等,有时也会涉及《广告法》、《产品质量法》中的相关规定,同时不正当竞争行为又会与知识产权侵权同时发生,比如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等,只要有违反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就可能存在着不正当竞争,所以说,不正当竞争存在的范围比较广泛,通过这种方式维权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包括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技术秘密比如可口可乐的配方,据说全球不超过10个人知道,而且作为商业秘密保护这么多年,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企业中的客户信息、营销策略等等就是企业的经营秘密。这两种信息都可以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对于电商企业来说,高新技术的加入的确给商业秘密保护带来难度,企业必须提高保护意识。保护商业秘密重要的确定企业内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尤其是经营秘密,明确哪些要进行保护,保护的等级是什么,以及多久的保护期限,这些问题确定后,可以采取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以及采取技术措施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一样,让商业秘密永存在企业“心底”,并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知识产权包括的种类很多,对于电商企业来讲,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绝对可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本文作者:盈科钱航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