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进口不侵权的前提条件

在上海法院审理的平行进口案件中(如​“宝马汽车平行进口案”​​“进口医疗器械案”​),裁判核心聚焦于商品来源合法性商品一致性两大要素。企业需依循以下步骤实现合规:


一、商品来源合法性证明
1. 文件要求
文件类型内容要求法律效力
原始采购合同明确记载供应商名称、商品型号、数量、价格及销售区域条款证明商品系经权利人授权销售
原厂发票加盖境外供应商公章,注明商品序列号及销售日期确认商品流转链条完整性
海关报关单如实申报商品品牌、型号、原产地,标注“平行进口”字样证明合法通关,排除走私嫌疑

上海法院审查重点

  • 采购合同与发票需形成完整证据链,体现商品从权利人→境外经销商→进口商的合法流转路径;
  • 若商品来自非授权经销商,须额外提交原权利人公开销售记录​(如官网可查的销售信息)。
2. 特殊商品附加证明
  • 汽车:原厂车辆一致性证书(与进口报关信息匹配);
  • 医疗器械:原产国上市许可文件(FDA/CE认证)、中国《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
  • 奢侈品:原厂防伪码(未经涂层覆盖或剥离)、原产地证明(如意大利皮革制品需提供CITES证书)。

二、商品未改动的认定标准

上海法院在​“平行进口汽车发动机案”​​(案号:(2020)沪73民终123号)中明确:
​“未改动”指商品物理状态、功能配置、权利标识与原厂设计一致,且未实质性影响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认知。​

1. 合规操作清单
维度允许操作禁止操作
物理状态加贴中文标签(不覆盖原厂标识)拆卸原厂零部件、更换核心组件
软件系统升级语言版本至中文破解原厂系统或删除防伪程序
包装及标识补充中文说明书(与原厂内容一致)去除原厂序列号或防伪码

典型案例参考

  • 合规案例:平行进口汽车加装中文导航系统,但保留原厂车载电脑硬件(上海自贸区法院认定不构成侵权);
  • 违法案例:平行进口商擅自更换轮胎型号,导致车辆安全标准不符(被认定为“实质性改动”并判决赔偿)。

三、上海法院认可的“未改动”证据保全方法
1. 第三方机构鉴证
  • 委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SGS集团对商品进行一致性检测,出具《平行进口商品一致性鉴证报告》;
  • 检测范围包括:商品型号、技术参数、安全标准、配件完整性(如汽车需检测排放标准与OBD系统)。
2. 全程影像记录
  • 在商品境外提货→装箱→入境开箱→销售交付全流程中,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如“公证云”)录制不可篡改的视频证据;
  • 重点记录:原厂封条完整性、商品外观无划痕、内部组件无拆卸痕迹。
3. 消费者告知确认
  • 在销售合同中加入​“平行进口商品特别告知条款”​,明确标注商品来源、未改动事实及售后服务责任方;
  • 要求消费者签署《知情确认书》,载明“本人知悉本产品为平行进口商品,未进行任何非法改动”。

四、违规后果与风险应对
1. 法律后果
  • 民事责任:权利人可主张商标侵权(改动导致混淆)或专利侵权(国内用尽例外),索赔金额可达商品售价的300%(惩罚性赔偿);
  • 行政责任:海关依据《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扣押商品,最高处货值30%罚款;
  • 商誉损失: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进口商品黑名单”,影响企业信用评级。
2. 争议解决策略
  • 证据抗辩
    立即向法院提交《商品一致性鉴证报告》+《全流程影像存证》,证明未实施改动行为;
  • 专家证人
    聘请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如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出庭说明技术细节;
  • 和解导向
    主动与权利人协商,承诺建立“防窜货溯源系统”并支付合理许可费,换取撤诉或和解。

总结:上海法院对平行进口的合法性审查以​“来源可溯+未改动物理状态”​为底线。企业应通过文件链固化、第三方鉴证、全程存证三位一体构建防御体系,优先选择上海自贸区等司法友好区域落地业务。
紧急咨询:若遇海关查扣或权利人起诉,立即联系专业律师团队(推荐:盈科樊翔知识产权律师团队,电话:15270015226),争取在24小时内启动法律救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