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先用权的适用条件

​一、必要准备的实质要件​
  1. ​技术准备​
    • 完成实施发明创造所必需的​​主要技术图纸或工艺文件​​,需达到可立即投入生产的程度(如产品设计图、装配流程、配方比例等)。
    • 示例:化工企业需提供反应方程式、温度控制参数等工艺文件。
  2. ​物质准备​
    • ​制造或购买核心设备/原材料​​:如已购置专用模具、定制生产线或关键原料(如药品合成中的特定催化剂),且该设备/材料专用于实施专利技术。
    • 排除情形:仅租赁厂房、招聘人员等通用准备不构成必要准备。
​二、“原有范围”的界定标准​
  1. ​生产规模限制​
    • ​量化基准​​:以专利申请日前的​​实际产量​​或​​设备最大产能​​为上限(如日产能1000件),不得通过新增设备扩大生产。
    • ​合理扩张例外​​:利用原有设备提升效率导致的产能微增(如优化流程后产能提升≤10%),可能被认定未超范围。
  2. ​技术范围固定​
    • 实施内容必须与申请日前的技术方案完全一致,​​不得改进或调整​​(如修改产品结构、优化方法步骤)。
​三、技术来源的合法性要求​
  1. ​独立研发或合法取得​
    • ​独立完成​​:提供研发记录、实验数据等证明技术系自主创新。
    • ​合法受让​​:从专利权人或第三方合法受让(如许可合同、技术转让协议),且转让时间早于申请日。
  2. ​排除非法来源​
    • 通过窃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技术(如盗用前雇主技术资料)的,不享有先用权。
​四、权利行使的限制​
  1. ​禁止单独转让​
    • 先用权​​不可许可或转让​​,除非与所属企业一并转移(如公司并购时技术随整体资产移交)。
    • 案例:A厂将先用技术授权B厂使用 → 法院认定转让无效,B厂构成侵权。
  2. ​禁止扩大实施主体​
    • 新增合作方或委托加工均视为超范围,即使产能未增加。
​五、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焦点​
​争议类型​​裁判规则​​案例指引​
​必要准备不足​仅有设计图纸但未采购设备 → 抗辩失败机械零件案(缺专用机床)
​范围超出认定​申请日前产能100件/月,诉讼时扩至500件/月 → 构成侵权包装盒生产案
​技术来源非法​员工离职后使用原公司技术 → 不享有先用权化工配方窃取案
​总结:先用权抗辩的操作指引​
  1. ​证据固化​​:
    • 保存申请日前的​​采购合同、生产记录、设计图纸​​(需加盖时间戳)。
  2. ​范围控制​​:
    • 严格按​​历史数据设定产能红线​​,避免技术迭代。
  3. ​风险规避​​:
    • 技术转让时​​同步转移企业实体​​,确保权利延续。

​法律警示​​:先用权是“盾”而非“剑”——仅能对抗侵权指控,​​不可主张排他性权利​​。企业应在研发初期评估专利风险,优先通过申请专利获得全面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