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时,如何明确诉讼请求

在著作权侵权诉讼中,诉讼请求的确定需结合侵权事实、法律依据及证据支撑,以下是核心要点与实务操作指引:


一、基础诉讼请求类型

请求类型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52-54条)适用场景与操作要点
停止侵害第52条要求立即停止复制、发行、传播等行为,需明确具体侵权形式(如下架商品、删除链接)。
赔偿损失第54条需选择计算方式(实际损失/侵权获利/法定赔偿),可叠加主张维权合理开支。
消除影响第52条针对商誉损害,要求侵权方在指定媒体公开声明(如官网首页、行业期刊)。
赔礼道歉第52条适用于人身权(如署名权)受侵害,需限定道歉范围(如仅限侵权行为影响区域)。

二、赔偿金额计算策略

1. 实际损失计算

  • 公式:赔偿额=权利人因侵权减少的销量×单位利润
  • 举证要点:提供侵权前后的销售数据对比、市场调研报告(证明销量下降与侵权的因果关系)。

2. 侵权获利计算

  • 公式:赔偿额=侵权产品销量×单价×利润率
  • 实务难点:需通过法院调查令调取侵权方财务数据,或依据平台销售记录推算(如淘宝店铺月销量×客单价)。

3. 法定赔偿适用

  • 标准:50万-500万元(2020年《著作权法》修订后上限提高),法院参考因素:
    • 作品类型与市场价值(如电影剧本高于普通文字作品);
    • 侵权持续时间与范围(如全国性盗版销售高于区域性侵权);
    • 主观恶意(如重复侵权、伪造授权文件)。
  • 参考案例
    • 某字体公司起诉电商卖家使用未授权字体,因侵权范围小、获利低,法院按法定赔偿判赔2万元;
    • 某软件公司起诉企业用户盗版安装,因涉及商业使用且拒不整改,判赔80万元。

4. 惩罚性赔偿

  • 适用条件:故意侵权 + 情节严重,可判1-5倍赔偿(《著作权法》第54条)。
  • 证据要求:需证明侵权方收到警告后仍继续侵权,或存在规模化盗版行为(如查获侵权复制品500件以上)。

5. 合理开支主张

  • 可包含项: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差旅费,需提供合同、发票及费用明细。
  • 法院支持比例:通常支持实际支出的50-70%,需证明开支与维权的必要性(如跨省取证差旅费)。

三、特殊场景请求设计

1. 网络侵权

  • 追加平台责任:若平台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可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需证明“应知”侵权,如重复投诉未处理)。
  • 技术措施:要求断开链接、屏蔽关键词(如要求百度删除侵权网页快照)。

2. 合作作品侵权

  • 权属分割:若涉及共有著作权,需与其他共有人共同起诉或取得其书面授权,避免因主体不适格被驳回。

3. 涉外侵权

  • 法律选择:依据《伯尔尼公约》主张权利,同时请求法院禁止侵权产品出口(如跨境电商销售盗版图书)。

四、诉讼请求书撰写规范

  1. 明确性与可执行性
    • 错误示例:“请求判令被告赔偿损失” → 修正为:“请求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人民币XX元”。
  2. 分项列明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立即停止销售含有侵权美术作品【XXX】的商品; 二、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及合理开支8万元(含律师费5万元、公证费3万元); 三、判令被告在《XX日报》刊登声明消除影响; 四、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五、风险规避与增效建议

  • 避免过度主张:虚高赔偿请求可能导致法院调低金额并增加诉讼费负担(如主张500万但证据不足,最终判赔50万,原告需承担超额部分的受理费)。
  • 组合式维权:对同一侵权行为同步主张著作权侵权与不正当竞争(如盗版产品同时冒用商标),提高判赔概率。
  • 动态调整:庭审中根据证据情况当庭变更诉讼请求(需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实务口诀
“权属证据打基础,损失计算靠数据,法定赔偿抓情节,合理开支要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