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方法如何获得专利权?

商业方法是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则,贯穿于商品或服务价值创造的始终,能够促进商业发展的产业化。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商业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人才、技术、知识、管理、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方面的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1、因为怕被模仿,所以想受到保护

企业的创意人员冥思苦想想出了一个点子,比如一种新的点餐方式,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一种新的网购模式,好创意想出来之后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别人模仿。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讲,他们手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手中的商业模式。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创业者拿着计划书去找风投,对方拿到计划书之后客气的让他回去等消息,等到他再去的时候,对方说“我们目前也在做这个事情,这里已经没你什么事儿了”

怎么防止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呢?申请专利是一种防止别人模仿的好办法,专利法的制定本身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智力成果,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商业方法有的时候存在巨大的商业价值,那么这种所谓“好点子”的商业方法可否受到专利法的保护,让先想出来的人受益呢?

2、美国最著名的商业方法专利

美国最著名的商业方法专利当属“1-Click”(一次点击)顾名思意,就是(注册用户)在网购过程当中,只需要用户使用鼠标点击一次购买按钮,即可完成订购、付款以及货物配送环节,而且不用先将选中的货物放入”购物车”,再最后进行结算。这个方法使得网购变得十分简单。亚马逊成功的将其申请为专利。

3、中国的商业方法创新

淘宝网的创立彻底打破了之前市场仅有的“B2B”商业模式的垄断格局,开创了“C2C”的商业模式。这是商业方法的重大创新,传统的“B2B”商业模式的客观事实决定了消费者无法完全拥有生产和选择符合需求的商品权利,而“C2C”的商业模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将生产或供应何种商品的决定权交到了消费者手中。这种商业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因商品无法售出而长期积压的问题、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尽管商业方法的产生需要同学需要想出这个方法的人付出智力劳动,淘宝的商业方法并没有和专利沾边,其他人还是可以通过因特网使用“C2C”的商业模式。淘宝的商业方法,和中国专利无缘了。

4、商业方法专利外国和我国的现状

1)并不是所有的智力成果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违反国家法律、科学发现、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等。在美国,商业方法能否被授予专利权则一直饱受争议,直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才逐渐扭转这种局面。但是在我国,目前法律规定还是比较模糊,实际操作中也难有定论。

2)美国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繁荣的商品经济为商业方法专利奠定了技术基础、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美国法院和专利局对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审查使用“有用、具体和确实的结果”这一标准,但2010年发生的Bilski一案将这一审查方法做出了相应的适用上的限制,即只能用特定的涉及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案件中。

(注:在美国道富银行信托有限公司诉Signature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一案中,联邦巡回法院对《美国法典》第35章第101条进行了解释,并对三个最高法院案例进行了解释,将适用于专利的标的物范围扩展到包含任何能产生实用性、有型性和实体性成果的发明。然而,去年,该法院在Bilski一案中却根据相同法律和案例却做出了非常不同的判决,把可申请专利的“程序”限定于依附于特定机械或设施的程序,或将某一物品转化为其它状态或物品的过程。Bilski一案的判决标志着近十年来美国法律将专利标的物范围扩展到包含任何能产生实用性、有型性和实体性成果的发明的趋势之终结。)

3)我国学者陈健对我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技术性特征要与实际应用概念进行比较应用;二:应当引入独占概念;三:应当明确分离专利保护的客体与实质审查两个不同的审查步骤与程序;四是要对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功能和效果先定的审查加以明确化。

5、商业方法到底能不能获得专利?

1)纯粹的商业方法不能获得专利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共识,这一点即使在非常重视保护知识产权的美国也同样适用。比如麦当劳的加盟连锁方式,一种合法的传销方式等,都无法获得专利权,虽然这些商业方法同样是经过脑力劳动得来的智力成果。目前的商业方法想要获得专利都是和IT技术的结合。在我国纯粹的商业方法会被认为是智力活动的规则而无法取得专利。

6、商业方法获得专利的途径

目前的商业方法想要获得专利都是和IT技术的结合。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商业方法都离不开IT技术,所以这一点对企业来讲并不是难题,真正的难题在于商业方法和IT技术结合的多少,通俗来讲就是说企业申请的专利就整体而言具有技术特征,而并不是仅表现为一种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则存在获得专利权的可能性。根据目前的申请世间,商业方法要想申请成为专利,主要考虑两点(1)该商业模式是否利用了IT技术;(2)该商业模式是否有独特的数据处理过程。

综上,目前来讲,想把商业方法申请成为专利在我国难度还是较大,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立法和申请实践的模糊造成的。再者,要想使得商业方法获得专利,必须加大整体申请中IT技术比例,使得商业方法称为IT技术的附属产品,走迂回路线,当专利申请下来,同样能起到保护商业方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