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掌握了核心专利,我们怎么办?

摘要:当竞争对手掌握了核心专利,产生阻碍时,针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进行包绕式专利挖掘和布局,是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应对方式。关键词:核心专利 包绕式 专利挖掘

01

前言

诺贝尔奖是最近的大热话题,化学奖由两位发现了“基因剪刀”的女科学家,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道德纳分享,以表彰她们发明基因修饰方法CRISPR-Cas9,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基因剪刀,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疾病检测、遗传育种等领域有着巨大优势和前景。

在知识产权人眼里,诺奖背后一位叫张锋的华裔科学家更引人关注。两位女科学家仅针对基因剪刀在细菌层面的基础应用申请了专利,而张锋将其应用到了更为具体的真核细胞领域并申请了十几件专利,基因剪刀在真核细胞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张锋在真核细胞领域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如果用到两位女科学家的专利,需要取得两位女科学家的许可,而两位女科学家如果想在真核细胞领域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也需要获得张锋的许可。也就是说,虽然张锋未获得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最基础的专利,但在应用前景更广阔的真核细胞领域,张锋取得了与两位女科学家进行专利互相许可的筹码。

02

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识别

竞争对手在某个领域掌握了核心专利,我们无法绕开这个核心专利,这时,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对我们就形成了阻碍,在没有取得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很难获得许可)使用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必然会遭遇侵权诉讼,需要企业对这种阻碍进行应对。

在谈“核心专利”之前,先提一个与之相近的“基础专利”的概念。基础专利通常指原创性的,为了生产某个技术领域的某种产品必须使用的技术所对应的专利,其无法或难以通过技术手段或规避设计而绕开。基础专利的技术是涉及整个行业或整个领域的,比如华为5G技术的源头是土耳其科学家埃达尔·阿勒坎2008发表的关于极化码技术方案的一篇论文,华为有很多一流的科学家,他们评估了阿勒坎博士的论文,敏锐意识到这篇论文至关重要,于是华为与阿勒坎取得了联系,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申请了一批专利,这些专利就可以称为基础专利。

核心专利主要涉及一个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层面。对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识别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是否是竞争对手的核心产品涉及的关键技术;

2)专利的独立性,是否可以不依赖其他专利而单独实施;

3)专利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如何。

以上3个的回答都为肯定,则可以肯定的认为该专利为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

03

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应对目标

因为无法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采取规避设计,企业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周围进行专利布局,达到的目标为:将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价值削弱,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加与竞争对手交叉许可或专利诉讼中的谈判砝码,不至于因为竞争对手发动专利诉讼而在本领域出局。包绕式专利挖掘是企业常用的手段。

04

包绕式专利挖掘手段

当与竞争对手争夺同类产品的市场时,最常用的是,企业可以结合所在的产业位置,自身技术特长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或其专利组合进行专利挖掘。

1、围绕竞争对手核心专利的创新点进行包绕挖掘

这种方法相当于给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形成了一个包围圈,竞争对手如果想针对核心专利有突破,必然要通过我们的专利包围圈,这也形成了我们与竞争对手实现专利交叉许可的基础。如图1所示,这种方法的步骤包括识别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从不同方向进行围绕挖掘,梳理确定不同围绕方向的创新点,以及形成专利申请。

2、上游方向的包绕挖掘

一般来说,产业链的上游为整个产业链的基础环节,掌握着更高的技术含量,下游产品的技术升级、更新换代受制于上游的原材料或者初级产品的技术水平。如果企业和竞争对手争夺的市场为中下游产品市场,企业可以向上游拓展延伸,在上游进行专利挖掘,占据竞争制高点,以竞争对手进行牵制。

3、下游方向的包绕挖掘

对于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涉及中上游原材料产品的情景,企业可以在该材料或产品的下游各个应用方向进行专利挖掘,比如将原材料进行深加工和改进性能处理,转化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产品。据此堵住中上游产品的出口,最终同样能够在最终竞争中获利。

4、工程实现方向的包绕挖掘

如果竞争对手产品的核心专利仅涉及产品本身,而没有相应的工程实现方向的专利,则企业可以围绕制造方法方向进行专利挖掘。当实现该产品的唯一方法或较佳的几个方法的方法专利都被我们自己掌握时,那么这些方法专利就会对产品专利的实施形成有效的限制,能够实现对产品专利的包绕。竞争对手如果想实施产品专利,往往可能用到这些方法专利,因而很可能与我方签订专利使用的交叉许可协议。

5、零部件方向的包绕挖掘

如果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涉及包含多个组件的产品,企业可以从该产品所包含的核心零部件方向进行包绕式专利挖掘。既可以是核心零部件的产品改进方向,也可以是核心零部件功能上的延伸(核心零部件的其他用途专利,还可以是该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方法或模具专利。

6、性能优化或功能优化方向的包绕挖掘

对竞争对手核心专利涉及的产品或技术的性能或者功能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利。如竞争对手申请了凳子专利,我们在此基础上申请了椅子的专利。这种情况下,我们申请凳子和椅子都需要获得竞争对手的专利许可,但竞争对手申请椅子,也需要获得我们的专利许可,如果椅子的市场足够大,我们是可以跟竞争对手达成专利交叉授权许可的。

需要说明的是,包绕式专利挖掘是一种后续的、被动的补救手段(或者应对手段)。企业需要做的,还是做好创新规划和专利布局,提前占领市场。

(本文作者:盈科刘国庆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