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竞争对手专利分析方法

分析竞争对手专利需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重点关注技术趋势、布局策略及法律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一、明确分析目标

  1. 技术趋势洞察
    通过专利申请量变化、技术领域分布(如IPC分类号)判断研发重点,例如某企业5G专利量激增预示其技术投入方向。
  2. 市场战略预判
    分析专利地域布局(如同族专利分布),若某企业在美、中密集布局,可能预示其市场扩张计划。

二、专利数据筛选与分析

  1. 定量分析
  • 专利数量:统计申请量、法律状态(有效/失效),评估技术活跃度(如某企业年申请量下降可能反映研发收缩)。
  • 同族专利:同族数量多且覆盖广的专利通常为核心技术(如罗氏制药通过多国布局延长赫赛汀药物保护期)。
  • 引用分析:高被引专利多为技术基础(如KUKA机器人专利被多次引用反映其技术影响力)。
  1. 定性分析
  • 技术功效矩阵:分析专利技术主题与功效(如效率/精度/安全性),识别布局热点与空白(如某企业控制方法专利密集反映技术壁垒)。
  • 权利要求解读:评估专利保护范围,识别核心专利(如权利要求覆盖多个应用场景的专利更具战略价值)。

三、技术趋势与布局策略

  1. 技术演进路径
    通过专利引用关系构建技术树(如某通信企业5G专利引用4G基础专利,显示技术迭代路径)。
  2. 布局模式识别
  • 地域策略:分析目标市场(如三菱重工专利布局与产品销售区域高度重合)。
  • 制度利用:关注专利申请策略(如美国继续申请制度延长保护期)。
  • 组合策略:核心专利+外围专利形成保护网(如修美乐通过276件专利构建“专利丛林”)。

四、非专利信息补充

结合企业年报、行业报告等,验证专利分析结论(如某公司官网披露的研发方向与专利布局一致)。

关键工具

  • 专利数据库:智慧芽、德温特创新索引
  • 分析模型:SWOT、技术功效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