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的法律依据
1. 罪名与法条
- 侵犯著作权罪(《刑法》第217条):
未经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违法所得≥3万元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刑法》第218条):
明知是侵权复制品仍销售,违法所得≥10万元。
2. 立案追诉标准(2020年《最高检、公安部立案追诉规定》)
情形 | 标准 |
---|
违法所得数额 | ≥3万元(个人) / ≥5万元(单位) |
非法经营数额 | ≥5万元(个人) / ≥15万元(单位) |
复制品数量 | ≥500份(张、份、盒、件等) |
其他严重情节 | – 两年内因著作权侵权受过行政处罚,再次侵权; |
二、刑事报案核心流程
1. 报案前准备
步骤 | 操作要点 |
---|
(1)权属证明 | 提供著作权登记证书、创作底稿、转让协议等,证明权利归属。 |
(2)侵权证据 | – 侵权实物(购买公证)、侵权网站截图(时间戳存证); |
- 侵权方销售记录、银行流水。 |
| (3)损失证明 | 权利人财务报表、正版作品销量下降数据、侵权方获利评估报告。 |
| (4)鉴定报告 | 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出具**“实质性相似”鉴定意见**(针对复杂技术作品如软件代码)。 |
2. 报案材料清单
- 《刑事报案书》:列明嫌疑人信息、犯罪事实、法律依据;
- 证据目录及说明:分类整理权属、侵权、损失证据并标注证明目的;
- 授权文件:权利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手续(如聘请律师)。
3. 报案机关与管辖
- 管辖机关:犯罪地(侵权产品生产/销售地、服务器所在地)或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
- 优先选择:有知识产权刑事办案经验的公安机关(如市级经侦支队、分局知产大队)。
4. 报案后跟进
- 立案审查:公安机关应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复杂案件可延长至30日);
- 侦查阶段:配合警方调取证据(如查封服务器、扣押侵权产品);
- 移送起诉: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权利人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索赔。
三、实务关键要点
1. 证明“以营利为目的”
- 直接证据:侵权方销售合同、收款凭证、广告宣传材料(如“低价促销正版”);
- 间接证据:侵权产品定价明显低于市场价、规模化生产设备照片。
2. 违法所得与非法经营数额计算
计算方式 | 适用场景 | 举证要点 |
---|
实际销售金额 | 侵权方有完整销售记录 | 调取电商平台后台数据、银行账户流水。 |
标价×数量 | 查获未销售侵权产品 | 现场扣押清单、侵权产品标价签。 |
市场中间价 | 无法查清实际售价 | 提供正版作品市场售价证明(如官网定价)。 |
3. 技术性证据固定
- 电子数据:通过公证或“可信时间戳”固定网站侵权内容;
- 服务器取证:申请警方查封托管侵权内容的服务器,提取操作日志;
- 暗链破解:对隐藏的侵权下载链接,委托技术公司溯源取证。
四、风险提示与应对
1. 报案失败常见原因
- 权属不清:历史转让协议缺失或登记信息不完整;
- 证据不足:无法证明嫌疑人主观明知或违法所得达标;
- 管辖争议:选择无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导致不予受理。
2. 嫌疑人反制措施
- 管辖权异议:主张案件应由其他地区公安机关管辖;
- “合理使用”抗辩:声称使用行为属于法律允许范围;
- 证据合法性质疑:质疑电子数据取证程序不合规。
应对策略:
- 提前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报案方案;
- 确保取证过程符合《电子数据取证规则》;
- 对复杂案件申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五、典型案例参考
- “微软打击盗版软件案”:
- 某公司商业使用盗版Windows系统,非法复制量超2000份,负责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50万元。
- “网络小说盗版网站案”:
- 盗版网站通过广告获利320万元,站长因侵犯著作权罪获刑4年,罚金500万元。
- “游戏私服刑事案”:
- 未经许可架设《传奇》私服,非法经营额达1800万元,主犯被判有期徒刑5年,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六、报案后维权联动策略
- 民事索赔并行:在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另案起诉主张赔偿;
- 行政处罚衔接:对未达刑事标准的侵权行为,同步向版权局举报行政处罚;
- 舆论施压:通过媒体曝光侵权行为,促使侵权方主动和解。
七、法律依据摘要
- 《刑法》第217-218条;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电子数据取证规则》。
总结:著作权刑事报案具有震慑力强、追责彻底的特点,但需严格满足立案标准并构建完整证据链。建议权利人在专业知识产权律师协助下,结合刑事侦查与民事索赔手段,最大化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