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的应对步骤?​​

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函是企业常见的知识产权风险事件,需谨慎应对以避免法律纠纷升级。以下是系统化的应对步骤及法律策略:


​一、紧急处理阶段(72小时内)​

  1. ​内部封存证据​
    • 立即暂停涉诉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宣传,保留库存样品。
    • ​冻结相关文件​​:生产记录、销售合同、设计图纸、供应商清单等。
    • ​电子证据保全​​:对邮件、聊天记录等做区块链存证(如公证云平台)。
  2. ​初步法律评估​
    • 核查警告函真伪: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www.cnipa.gov.cn)验证专利有效性及权利人身份。
    • 确认函件法律要件:是否包含专利号、侵权产品名称、侵权依据、诉求(如停止侵权/赔偿)等必备信息。

​二、技术分析与法律评估阶段(1-2周)​

  1. ​专利稳定性分析​
    • 委托专利律师检索该专利的​​审查历史、同族专利、无效宣告记录​​,评估其被无效的可能性。
    • 重点分析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缺陷​​(如申请日前公开的陶瓷釉料配方、窑炉技术等)。
  2. ​侵权比对​
    • ​技术特征拆解​​:将涉诉产品技术方案与专利权利要求逐项比对(推荐使用“全面覆盖原则”对照表)。
    • ​规避设计可能性​​:若存在差异点(如陶瓷烧成温度区间不同),记录可抗辩的技术区别特征。
  3. ​侵权风险评级​​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应对策略高风险产品技术全面覆盖专利权利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启动和解谈判中风险部分特征重合,存在争议空间准备不侵权抗辩,同步协商许可低风险技术方案明显不同书面回函抗辩,必要时提确认不侵权之诉

​三、法律行动阶段​

​(1)和解谈判路径​

  • ​许可谈判​​:
    • 若专利有效且侵权成立,可协商专利许可(重点关注​​许可费率​​和​​地域范围​​)。
    • 示例:陶瓷行业普通许可费率通常为产品售价的3%-8%(参考行业惯例)。
  • ​反制筹码​​:
    • 若自身持有对方可能侵权的专利(如陶瓷3D打印设备专利),可提出交叉许可。

​(2)诉讼抗辩路径​

​常见抗辩策略​​:

​抗辩理由​法律依据证据类型示例(陶瓷行业)
现有技术抗辩《专利法》第六十二条专利申请前的公开文献、展会图册、销售发票
不落入保护范围司法解释第七条技术比对报告(如釉料成分比例差异≥10%)
专利权用尽《专利法》第七十五条合法采购专利产品的凭证(如陶瓷贴花供应商)
专利无效宣告《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证明缺乏创造性的对比文献(如公开陶瓷配方)

​程序要点​​:

  • 收到警告函后6个月内,可主动向​​知识产权法院​​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案由:民初字第XX号)。
  • 同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请求​​专利无效宣告​​(审查周期通常12-18个月,可申请加快)。

​四、回函策略(书面回复模板框架)​

**关于[XX公司]专利侵权警告函的回函**  
致:[发函方名称]  

1. **事实确认**  
   已收悉贵方关于专利号ZLXXXXXXX的警告函([函件日期]),我方正在核查相关事实。  

2. **初步立场**  
   - 暂未确认我方产品构成侵权,需进一步技术分析;  
   - 在未获得法院生效判决前,拒绝承认侵权责任。  

3. **合作提议**  
   - 请求贵方提供完整的侵权比对分析报告;  
   - 提议双方于[日期]前举行技术会谈(地点建议:中立第三方场所)。  

4. **法律声明**  
   如贵方在[XX日]内未提起诉讼,我方将视为权利放弃,并保留追究不当警告法律责任的权利。  

​五、风险防范体系升级​

  1. ​专利预警机制​
    • 订阅行业专利动态(如陶瓷釉料、烧制工艺等IPC分类号:C04B33/00)。
    • 新产品上市前做FTO(自由实施)检索(重点排查欧美市场外观设计专利)。
  2. ​合同防火墙​
    • 供应商合同中加入​​知识产权瑕疵担保条款​​:
      “供方保证所提供的技术/材料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若导致侵权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3. ​保险兜底​
    投保知识产权执行险(年费约5-10万元,可覆盖100-500万诉讼损失)。

​六、典型案例参考​

  • ​(2022)最高法知民终158号​​:某陶瓷企业收到警告函后立即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法院认定其产品釉面微晶结构不属于专利保护范围,胜诉。
  • ​(2020)浙01民初352号​​:企业因未及时回复警告函,被推定恶意侵权,判赔金额提高30%。

​关键提示​​:
⚠️ 切忌直接销毁警告函或置之不理——可能导致法院认定“故意侵权”,判赔额提高至3倍(《专利法》第七十一条)。
⚠️ 避免在未咨询律师前联系警告方——任何口头沟通可能被作为自认证据。
建议在收到函件后立即启动法律程序,专业应对可降低90%以上的赔偿风险。

商标侵权警告函的发送规范

商标侵权警告函的发送需严格遵循法律规范,既要有效震慑侵权方,又要避免构成商业诋毁或滥用权利。以下是​​法律实务指引与标准模板​​,涵盖发送要件、风险规避及后续行动方案:


​一、警告函核心要素与法律要件​

​1. 必备内容​

​模块​​内容要求​​法律依据​
​发函主体​商标权人或独占被许可人(附商标注册证、许可协议)《商标法》第57条
​侵权事实描述​精确到侵权商标图样、使用商品类别、侵权链接(如电商平台商品ID)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第18条
​权利证明文件​商标注册证、续展证明、驰名商标认定文件(如有)《商标法》第56条
​侵权比对分析​图文对比表(商标标识、商品类别、近似度说明)《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第8条
​停止侵权要求​明确要求(下架商品、销毁库存、公开道歉等)及期限(通常7-15日)《民法典》第1167条
​法律后果警示​列明可能采取的行政投诉、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措施及对应法律条款(如赔偿额计算方式)《商标法》第63条、《刑法》第213条

​2. 证据链要求​

  • ​权属证据​​:商标注册证(需在有效期内)、使用证据(近3年销售记录);
  • ​侵权证据​​:公证购买记录、网页截图(含时间戳)、侵权商品实物照片;
  • ​知名度证据​​(若主张驰名商标):行业排名、广告投放数据、获奖证书。

​二、发送程序规范与风险防控​

​1. 发送程序​


A[侵权证据公证] --> B[律师起草警告函]
B --> C{发送对象}
C -->|生产商| D[法定代表人签收]
C -->|销售商| E[实际经营地址EMS送达]
C -->|电商平台| F[平台知识产权投诉通道]
D & E & F --> G[留存送达凭证]

​2. 风险规避要点​

​风险类型​​规避措施​
​商业诋毁风险​确保侵权比对客观,避免使用“假冒伪劣”“恶意侵权”等主观定性词汇,改用“涉嫌侵权”“初步证据显示”等中性表述
​管辖权争议​在函中注明“如协商不成,我方将向XX知识产权法院/侵权行为地法院提起诉讼”,提前锁定有利管辖
​证据灭失风险​发函前完成侵权证据公证(尤其是线上侵权页面)
​送达无效​使用EMS邮寄(备注文件名称“商标侵权警告函”),要求签收人身份证复印并加盖公章;或通过公证送达

​三、标准模板与示例​

​商标侵权警告函(精简版)​
​致:​​ [侵权方名称]
​自:​​ [商标权人/律师事务所名称]
​日期:​​ 2023年10月1日

​事由:关于贵方涉嫌侵犯我方第XXXXXXX号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告知​

  1. ​权利基础​
    我方系第XXXXXXX号“[商标图样]”注册商标权利人,核定使用商品为第XX类(详见附件1商标注册证),该商标持续使用于[商品名称]并已具有较高知名度(附件2:销售数据、广告合同)。
  2. ​侵权事实​
    经查,贵方在[电商平台名称]店铺(ID:XXX)销售的商品(链接:XXX)使用了与我方商标高度近似的标识(详见附件3侵权比对图),且商品类别相同,极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3. ​法律要求​
    请于收到本函之日起7日内:
    • 立即下架并销毁全部侵权商品;
    • 书面承诺不再实施侵权行为;
    • 联系我方协商赔偿事宜(计算基准见附件4)。
  4. ​法律后果​
    若逾期未履行,我方将依法采取以下措施:
    • 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行政查处(依据《商标法》第61条);
    • 提起民事诉讼索赔[XX万元](依据《商标法》第63条);
    • 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者移送公安机关(依据《刑法》第213条)。

​附件清单:​

  1. 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2. 近三年销售发票及广告投放证明
  3. 侵权比对公证书(XX公证处编号)
  4. 赔偿计算说明

​送达方式:​​ EMS单号:XXXX(签收回执附后)


​四、发函后行动预案​

​1. 对方未回应​

  • ​升级措施​​:
    • 向电商平台提交投诉(阿里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处理周期5-7日);
    • 向当地市监局发起行政投诉(立案后30日内查处);
    • 申请诉前行为禁令(48小时内裁定,成功率约60%)。

​2. 对方提出异议​

  • ​应对步骤​​:
    1. 要求对方提供不侵权证据(如商标使用授权书、在先使用证明);
    2. 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侵权分析报告》;
    3. 启动确认不侵权之诉(6个月内无正当理由不起诉则担责)。

​3. 和解谈判​

  • ​筹码设计​​:
    • ​赔偿基数​​:按侵权商品销售额×行业平均利润率(通常10%-30%);
    • ​附加条件​​:要求对方公开致歉、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折抵赔偿。

​五、成本预算与效果评估​

​措施​​成本​​预期效果​
警告函起草与公证0.5万-1万元30%-50%侵权方主动下架商品
行政投诉1万-3万元2-3个月结案,罚款金额为违法经营额3倍以下
民事诉讼5万-20万元判赔额覆盖损失70%+,禁止令成功率>60%

​结语​​:规范化的商标侵权警告函可降低60%以上的诉讼成本。关键须做到​​“证据扎实、措辞严谨、程序合法”​​。建议企业:

  1. ​模板化管理​​:建立标准函件库,由律师审核后批量使用;
  2. ​数据追踪​​:记录每封警告函的回应率与和解金额,优化谈判策略;
  3. ​风险隔离​​:通过子公司或授权代理机构发送,避免直接冲突。